据报道,在3万个活婴中,就有8例先天性外耳道闭锁,群体发病率为0.05-0.1‰;单侧闭锁的概率比双侧高,更常见。
外耳道闭锁使声音传输受阻,常常有一定程度的听力损失;不过因此而发生的听力损失一般不会很严重,助听器可以辅助提高可聆听度。
外耳道闭锁者如何选择合适自已的助听器?
目前,助听器的主导产品是气导式助听器,无论耳背式还是耳内式,出声孔需要放在外耳道中,放大后的声音需要通过外耳道传输,才能被人听到;而当外耳道闭锁后,这种类型的气导助听器使用受到了限制,不能被正常使用。那么,问题如何解决呢?
解决方案一:骨导式助听器
外耳道闭锁后,听力测试中的骨导测试结果很重要;如果骨导值是正常或只有轻度下降,可以选配骨导助听器;款式主要有:绷带式,眼镜式等;
这类助听器的震子紧贴在颞骨或颅骨上,通过震动把声音绕过外耳道与中耳,直接传输进内耳,让人听到;由于震子在佩戴过程中对颞骨或颅骨造成一定的压力,长期使用舒适性一般,隐蔽性也较差。
方案二:骨锚式助听器
外耳道闭锁者,骨导测试结果达到中度,或只有轻度/正常,可以选择手术植入式的骨锚式助听器(BAHA);这类助听器通过手术固定在头颅中,不会因此对头部造成压力而产生不舒适;只是手术创口护理不当较容易发生炎症,隐蔽性也一般。
方案三:重建外耳道
外耳道闭锁的同时,常伴有中耳畸形;手术重建外耳道与鼓膜,有利于声音的传输,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听力;若手术后依然存在听力损失,无论其骨导损失程度如何,都可以通过选配耳内式的气导助听器提升聆听能力;舒适性高,隐蔽性高。
更多助听器验配知识、助听器知识请访问康声官网查看。